一、緒論
國內綜藝節目快速發展,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在網絡綜藝發展的初期,視頻網站通過購買各大電視綜藝節目播出版權來吸引點擊;此后,視頻網站又通過購買播放權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2013年“限娛令”出臺后,各大電視綜藝節目在播放時間、題材上受到了很多限制,綜藝節目運行在版權費用上漲,于是部分電視臺開始建立自己的視頻網站,如芒果TV、浙江藍等。視頻網站的增多,讓原本的綜藝節目數量不能夠滿足視頻平臺的發展需求,也催生了視頻網站開始尋求新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視頻網站自制綜藝節目得到了發展。
2014年被稱為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元年。在2014年各種形式、頗具特色的網絡綜藝開始出現,網絡綜藝的發展突破了電視綜藝的限制,部分綜藝節目逐漸成為了視頻網站的王牌節目。例如,《火星情報局》開播四期累計播放量超過了2億次,第一季收官,播放量直逼10億次?!锻虏鄞髸纷?017年1月8日播出至今,這檔節目前5期播放量破6.2億,單期最高近2億,堪稱《奇葩說》之后另一現象級網綜?!锻虏鄞髸肥且粋€有人格魅力的喜劇氣質的脫口秀,這個節目至高境界是在松弛的狀態中去說話。本文通過對《吐槽大會》成功因素、節目特色進行了解析,并對脫口秀節目提出了一定的借鑒。
一、網絡綜藝節目的概述
?。ㄒ唬┚W絡綜藝節目的定義
網絡綜藝節目是由視頻網站或與其他制作公司合作綜藝節目,或本質上屬于綜藝節目存在的一種形式和風格。廣播平臺,以視頻網站為主,綜藝節目內容制作,網絡比電視綜藝節目的范圍和主題,無論是在主題設置,或后期制作,網絡綜藝節目的限制更小,更容易操作,靈活性更大。

?。ǘ┚W絡綜藝節目的特性
1.靈活性強
網絡綜藝節目的靈活性體現在幾個方面:(1)內容靈活。網絡綜藝節目內容更為自由,受益于網絡自由和網絡媒體管理不完善,所以網絡節目的主題較多。(2)觀看時間靈活。傳統的電視媒體會有各種各樣的截止日期,你的等級決定了這段時間內有多少人,即使有重播或其他方式,但仍然沒有像視頻網站一樣靈活,網絡綜藝節目從廣播開始,網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觀看節目,閑暇時間觀看片段,還可以自己設定播放時間等等。以《奔跑吧》為例,作為《奔跑吧》第五季回歸銀屏,在電視上的播放時間為周五晚21:10播出,周六上午進行一次重播,可是《奔跑吧》在網絡上除了可以同步觀看直播外,網友還可以通過彈幕進行及時評論,同時,視頻網站還根據每期的節目內容編輯成多個小視頻,組成《奔跑吧》專題,如第二期就有鹿晗熱巴組CP等。網友可以隨時在網絡視頻平臺進行觀看,沒有時間限制,觀看的內容也隨心,觀看剪輯的小視頻或完整節目版,這是區別于電視綜藝節目的一大特點。
2.交互性強
互動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特征,它是指網絡傳輸中,接收者和服務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許多方面進行直接雙向通信,這是與傳統電視媒體的視頻網站有很大差異,開放互聯網視頻網站在綜藝節目中發送的空間很大,作為觀眾,都是活躍的,兩者的狀態相等,身份甚至高于溝通者。在新媒體的傳播中,視頻網站為用戶的關注和聲音非常重要?,F在優酷、愛奇藝等視頻平臺都推出了彈幕功能,據某數據調查顯示,在各種類型的節目中,受訪者在觀看娛樂綜藝節目(56.3%)時對彈幕關注最多,其次是電視?。?7.2%),其他依次是電影(43.9%)、直播間(36.7%)、體育比賽(28.5%)、動畫片(7.4%)等。在彈幕的語言使用上,網絡語言豐富,也成為了一大看點。而傳統媒體在互動上則相對傳統,僅僅是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節目評論去評論等,相較于網絡綜藝節目的互動交互形式,還是有一定的不足。
3.受眾優勢
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綜藝節目在觀眾中也有一定的優勢,因為網絡綜藝節目主要通過移動終端觀看,使用這一部分群體主要是年輕群體,而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太多完整的時間看電視綜藝節目,一般來說,他們會在空閑時間選擇性地看他們喜歡的節目,所以網絡綜藝節目可以說更符合他們的觀看習慣。
受眾群體分布范圍的細化也是網絡綜藝節目的一大特點,由于網絡綜藝節目自有的特性,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受眾可選擇性與電視綜藝節目相比大大增多,有更多的受眾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關注但電視綜藝節目卻沒有的部分,同時,視頻網站也是針對不同的受眾需求生產出更多他們喜歡的綜藝節目?!侗寂馨伞纷鳛榻诨貧w的現象級綜藝節目,在首播節目中就得到了破億的點擊量。而在電視播放的收視率統計為csm52城收視率3.049%,市場份額11.73%,相比網絡的清晰受眾群體選擇及龐大的網民群體,電視綜藝節目的優勢還是略低的。
?。ㄈ┚W絡綜藝節目的傳播環境優勢
1.大環境的促進
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為視頻網站提供了多種技術支持,高清多屏播放、網絡加速、VR技術等都是其帶來的好的方面,另一方面互聯網也為網絡綜藝節目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支持和創新的空間;網絡視頻用戶雖然增長緩慢,但是依舊保持著增長態勢,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再加上移動終端用戶的不斷增加,社交媒體使用人數的增多,都為其拓展了渠道和傳播空間;互聯網帶來的交互性和弱邊界性使得用戶對于視頻網站的關注度的不斷提升刺激著網絡綜藝節目的發展,而用戶需求的增加也吸引著廣告商的的廣告投放??傮w來說,整個互聯網發展的大環境都給網絡綜藝節目營銷或多或少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2.大數據下的精準營銷
大數據可以為企業的行為和決策作出指導,消耗產品品牌可以通過后臺對于消費者的喜好和購買量來增加庫存或是創新技術;電子產品品牌可以對用戶的行為習慣來改進技術和發掘其潛在的需求;而對于綜藝節目而言,也同樣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知道用戶觀看節目的時長、時間、用戶特征等,并做出相應的用戶群像,這對于節目的調整和改進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數據時代下,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搜索信息、瀏覽信息等都會被記錄,同樣地對于視頻網站而言,你的收藏、點閱、下載等信息都會被記錄,也就是這些信息為視頻網站提供了相應的數據,視頻網站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明確用戶的習慣和喜好,并根據每個受眾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營銷策略,同時,還可以通過數據的變動來進行相應的策略調整,或者找尋其中的關聯尋求新的發展。
3.以用戶為主導的內容生產
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傳統媒體對渠道的壟斷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無論是文字,圖像還是聲音,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另外觀眾也可以隨意點播或者互動,甚至上傳自己制作的媒體內容。以這種方式,觀眾掌握了媒體的主動權,也充分認識到從屬地位到變化的標準,一方面是用戶的觀眾實現被動從主動轉變,另一方面,媒體也實現了從產品到服務的一個轉變。
對于視頻網站而言,受眾慢慢地從各個方面擁有主動權,不論是節目的內容還是制作,受眾都通過反饋渠道和其他的手段來參與,并實現傳授雙方角色的良好融合,這也為加強與受眾之間的緊密聯系提供了前提。愛奇藝的《奇葩說》就以80、90后為目標受眾,結合當下熱門的有爭議性的話題進行辯論,如最近一期的《是否要把爸媽送到養老院》的辯論話題,聚焦在養老問題上,將中國式養老、孝敬父母的不同觀點進行了展示,引發了年輕人的討論。
4.媒介融合速度加快
除了內容生產方面,媒介融合也是當前發展的一個大的背景。從2013年起,xxxxxxx一直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方面做出了指示,近幾年來我們看到了一些發展變化,特別是在“互聯網+”戰略提出后,媒體變化更加明顯,表明中國互聯網發展迅速,媒體融合也符合時代發展。
現如今已經有很多傳統媒體不僅僅只限于本身發展,跨媒介合作的例子越來越多,當前而言,媒體的發展就是要以一種共享的方式來尋求跨越,所謂的共享就是要轉變己有的互聯網思維,不要只單純把互為聯網作為一種工具,而是要轉換成把自己當工具,來當作平臺,當作聚集的入口,被互聯網生態所使用的思維。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渠道和用戶成為了競爭的核心,而究其本質,就是怎么使傳統媒體變得互聯網化,升級其服務,打造成為為用戶提供精準化服務的個性化媒體,并且以之為中心,競爭的關鍵就從對內容的無限至上轉變為對用戶入口的激烈爭奪。在《奔跑吧》第五季開播前,在微博上就開啟了多次熱門話題如#迪麗熱巴替代Baby#等,樂視視頻+超級IP《奔跑吧》也為平臺內容商業化提供了更大的價值空間。
二、《吐槽大會》分析
?。ㄒ唬└攀?/h4>
作為一檔喜劇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成為2017年一季度的網綜黑馬,是實至名歸。這檔節目的版權引進自美國Comedy Central頻道的脫口秀節目《Roast》,節目形式也與《Roast》大同小異。
《吐槽大會》是由騰訊視頻、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脫口秀節目。節目以網絡獨有的“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一位話題名人,讓他們接受吐槽和自嘲?!锻虏鄞髸访恳患堃晃婚啔v豐富、三觀正確的名人作為“被吐槽”的主角,由這位名人邀請一群自己的圈中好友共同挑戰喜劇脫口秀的巔峰表演形式。
《吐槽大會》的本質是一場以喜劇脫口秀為表演形式的大型喜劇演出,邀嘉賓輪流以說段子的方式來互相調侃,傳達“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而節目中“優雅的吐槽”,名為吐槽實為一種別致的交流方式,對于生活壓力巨大的現代人,更不失為一種獨特的解壓方法。
《吐槽大會》場上的基本人員配備是6-7位嘉賓+1位主咖+1位主持人+場上觀眾。它的根基是網絡時代特有的“吐槽文化”,把散見于微博、綜藝、娛樂新聞、八卦報道等的各種吐槽集合起來,寫成段子,根據發言嘉賓的個人風格進行相應的深度創作,抓住主咖及嘉賓的幾個吐槽點,由嘉賓、主咖輪流互黑、揭短,主持人在其間串聯并強化這種吐槽,在短短1小時內密集展現給觀眾。
《吐槽大會》第一期于2016年7月7日在騰訊視頻上線,瞬間火爆,三天后因為其據說污出天際的段子內容,被廣電總局下架,勒令整改。從2017年1月8日起,節目以新的尺度重新出發,共播了10期,網絡播放量7天破2億、5期破6.2億、10期達到13.8億,目前還在繼續增長中。
?。ǘ锻虏鄞髸烦晒Φ囊蛩?/h4>
1.“吐槽”文化的興起
網絡世界的虛擬性,讓這種表演性質愈加濃烈,因為無法看見真實的個體,人與人之間隔著一張更大的面具,偽裝和表演更容易進行。同時豐富的媒介影像,仿佛林立在我們周圍的一面面碩大無比的鏡子,原始的自我展現欲望被毫無保留地激發出來。我們需要通過表演、展示自己,從他人凝視的目光中確認自我,網絡時代則將表演無限放大。
網絡“吐槽”本身是一場獨具“風格”的表演,網絡為我們搭建了容易攀登、面向世界的巨型舞臺,幽默、非正常的“吐槽”表達形成一種引人注目的“風格”。吐槽是網絡時代的一種新興話語表達方式。吐槽是通過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用反諷、戲謔的幽默表達方式挑毛病,“槽點”和幽默是必須的。為了贏得受眾,吐槽通常會選取受眾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吐槽,比如社會問題、公共事件、媒介事件和文化熱點等。同時幽默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屬于政治時代的莊嚴和肅穆已經下落,大眾娛樂消費占據生活領域,幽默搞笑上升為生活的格調: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生活無奈時,選擇苦中作樂的精神,幽默的話語讓我們的生活體驗相對美好。這種符合娛樂的、消費的精神,又帶有一定社會責任意識的表達在網上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
吐槽是一種個性張揚的形式、自我表演的方法。因為它獨具風格,網友非常佩服那種能夠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語句進行表達的人,顯得才華橫溢,又能心平氣和地表現諷刺意味,人稱“高級黑”,一等一的吐槽高手簡直就成了網絡社會人們心中的神。網絡時代提供了充分的表演平臺,媒介影像叢生也激發了人們的表演欲望,就看個體能夠如何把握機會展現自我,用風格化的表演征服觀眾。吐槽本身具備這種風格特質,它善于堆砌流行文化符號,還會翻新傳統文本,表達有針對的“槽點”,字字珠磯、針針見血。這就是春晚小品蔡明受歡迎的原因,同樣是娛樂和幽默,她用一陣見血的表達讓對方下不了臺、無話可說、俯首稱臣,這就是吐槽能征服人的魅力。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直面自己的過去,樂觀幽默是一種人生態度,有了這樣的人生態度,我們就能直面不完美的自己,開始我們的人生新選擇。”每當主持人張紹剛念出這樣的結束語,還沉浸在嗨點的觀眾總能生出一絲認同感來。但不管主持人怎樣推銷和輸出他的觀點,所謂三觀,對于這樣一檔網絡綜藝節目而言只是用來保守或突破的底線,而不是它的目的。在《吐槽大會》中,來的嘉賓均沒有逃脫“吐槽”,比如大家吐槽李湘家是女方強勢,她和謝娜不和,她的體重,她給女兒買奢侈品;吐槽陳漢典一直不紅;黃子佼靠前女友(小S和曾寶儀)出名;吐槽曹云金還保留多年前郭德綱的發票、抄襲網絡段子;吐槽王祖藍的身高等。
2.兼具表演性與真實性
藝人之間的小料讓吐槽更有真實性。明星們拼的是表演,玩游戲的感覺看誰吐槽得比較好,在《吐槽大會》的嘉賓中,老戲骨的表現非常好,王剛的表演不是一般人能達到,唐國強也很有與年輕人溝通的欲望,李小璐、劉蕓這樣的閨蜜比較知道彼此的底線在哪里。當李小璐天天被說越整越像網紅,演技每天都在倒退的時候。她本人把鞋一脫,如同坐在自家炕頭一般,聽著全場嘉賓的各種吐槽數落,面對這些吐槽,她表現的卻云淡風輕:“人人都想爭第一,那我當第二好了!”“每個女人都有愛美的權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親手毀掉自己的名氣”。曹云金的還擊,大張偉的自黑和李小璐的灑脫,讓社交媒體上彌漫著的流言蜚語,統統塵埃落地?!锻虏鄞髸凡皇撬麄兏鞣N緋聞謠言得以延續的下半場,而是變成了回應質疑,吹響反攻號角的“九局下半”。著名的鬼畜視頻界的天皇巨星,B站老藝術家——唐國強,更是在《吐槽大會》上回應了網友對他的惡搞:“都信息時代了,能不能換個不卡的電腦啊”。
三、《吐槽大會》的節目特色
?。ㄒ唬╂倚εR的藝術性
笑果很好、一炮而紅的《吐槽大會》,點擊率如此之高,卻不是哪個明星都敢上的。畢竟要在觀眾面前調侃自己和別人,揭短拉黑,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中國人的中庸和委婉可是出了名的。在日常生態中對緋聞八卦避之不及的各路明星,要站上這個平臺必然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魄力。拿自己開涮,只要把握好了分寸,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也是自我的一種釋放,是解壓的良方。相比較而言,對別人的吐槽又狠又準,接近于人身攻擊,比如吐槽李湘的幾個點,就說她太胖、王岳倫吃軟飯、靠王詩齡養家、與謝娜爭一姐等,又比如大張偉的假唱、創作抄襲、無厘頭曲風,沈凌、劉維的娘氣,李小璐整容、沒演技,王祖藍太矮、沒錢,唐國強那些年拍過的奇葩廣告,蔡國慶靠一首《365個祝?!纺昴晟洗和淼鹊?,幾乎是火力全開太勁爆。節目的巧妙之處是,讓明星面對面交流,事先洗腦并對臺本,在場上才能打開局面,避免尷尬,營造一種真正吐槽的氛圍,讓有技巧的嬉笑怒罵具備觀賞性、藝術性。
?。ǘ┎町惢闹黝}設置
《吐槽大會》每期邀請一位主嘉賓和多位吐槽嘉賓,主持人和吐槽嘉賓輪番上陣將主嘉賓的“黑歷史”一一拿來調侃,最后由主嘉賓進行反擊。例如,第一期的主嘉賓周杰被吐槽的話題包括“打人”“耍大牌”“表情包天王”“演技浮夸”“鼻孔大”等;第七期的主嘉賓大張偉被吐槽的話題包括“抄襲”“假唱”“創作低俗”等,一般的綜藝節目以展現藝人正面形象為主,這些負面話題也多出現在網民的八卦中,而《吐槽大會》當面揭短的形式獨樹一幟,迎合了青年人的心理需求,無形中宣泄了他們所面對的社會壓力。同時,這樣的方式也暗合了“青年亞文化”的抵抗性特點,即通過針對性極強的具象化吐槽對抗主流文化中對藝人完美形象的包裝與塑造。
?。ㄈ┚W絡用語、網絡元素的融合
所謂ACG,是動問、漫問、游戲三大產業的總稱,包括傳統動畫、手機游戲、網絡游戲等諸多動漫形式。作為娛樂經濟時代的新生力量,ACC被譽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網絡上的很多流行用語都發源其中,如“蘿莉”“萌”“御姐”“鬼畜”等,這些元素都是國內青年亞文化的風格化表現,只有屬于這個群體的成員才能夠迅速理解這些詞匯或圖像的所指。而《吐槽大會》非常自然地吸收、融入了這些元素,使青年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節目第五期的嘉賓是演員唐國強,乍一看似乎這位老藝術家不能吸引年輕觀眾的目光,但實際上節目組考慮到的是唐國強在“鬼畜界”的號召力,喜歡鬼畜視頻、彈幕網站的年輕人會對這一期節目充滿期待,再加上唐國強、王剛等過硬的表演功力與十足的話題性,節目播出后反應良好?!锻虏鄞髸烦嗽诩钨e選擇和話題設置上煞費苦心,節目的后期制作也融入了大量的青年亞文化元素。比如后期字幕對于嘉賓的冠名都充滿了“惡搞”的色彩,稱沙寶亮為“雜耍歌神”,稱池子為“暴躁95后”等。主持人和嘉賓在節目中也大量運用了網絡?;騽勇?,節目及其贊助商的官博還發布了一系列的嘉賓表情包,配上文字進行傳播,在微信等社交平臺上時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ㄋ模椖换拥纳钊?/h4>
雖然“彈幕”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但它的使用者還局限在小眾范圍內,彈幕木身也帶有極強的青年亞文化屬性。大部分能在網絡平臺收看的節目都可以使用彈幕功能。但《吐槽大會》創新了彈幕互動的方式,如果說其他節目的彈幕是彈幕使用者間的互動,互動內容以節目內容為素材,那么《吐槽大會》中的彈幕則是彈幕使用者和節目間的互動,節目直接參與其中。首先,節目組設置了官方彈幕發布者“彈主播”與觀眾進行直接互動;其次,節目嘉賓也會通過語言和動作對彈幕現象進行調侃或引導。例如,嘉賓李誕在吐槽王自健時說:“看視頻的朋友看到這里,肯定又有彈幕飄過去了,說‘李誕你胡說,我們就是喜歡看王自健!”’話音剛落,屏幕上立刻出現了數條“李誕你胡說,我們就是喜歡看王自健!”的彈幕。另一期嘉賓池子吐槽曹云金:“我看我們節目的彈幕,有網友發愁該罵誰,這不好了嗎,金子(曹云金)來了,你們就罵他,準沒錯!來,彈幕走起來一一金子不要臉!”彈幕迅速出現了對池子的熱烈回應。這樣節目既達到了喜劇效果,也完成了和彈幕使用群體的互動。
正是由于節目組對年輕觀眾心理需求和行為特點的細致把握,形成了風格化明顯、區別于主流文化的內容,節目融合了國內青年亞文化的諸多元素,使年輕人能夠很快被吸引并產生某種共鳴,逐漸生成用戶私性,最終推進節目傳播的廣度與深度。雖然《吐槽大會》的部分價值導向還有待商榷,但是節目緊貼青年亞文化的傳播策略還是值得其他節目借鑒的,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四、《吐槽大會》對脫口秀節目的借鑒
?。ㄒ唬┻m“度”原則
脫口秀也成為了一種記錄文化與社會巨大變化的載體,節目內容與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由于互聯網用戶急速增長,吐槽文化盛行,以及在海外脫口秀等綜藝在年輕人中的廣泛傳播的大環境之下,更多的人越來越喜歡這種鮮明主張和立場的幽默,以及將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喜劇化沖突節目。脫口秀節目固然是一個趨勢,但是做一個好的脫口秀了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吐字歸音、語氣節奏等起碼的主持基本功外,還需要有特別的知識貯備,譬如相聲中“包袱”的積累和運用。不然就會出現《吐槽大會》這種脫口秀,讓人懷疑是否僅僅只能停留在念稿抖機靈和人生攻擊上?!锻虏鄞髸返谝患局?,語言尺度底線太低,《吐槽大會》幾乎完全回避了在公共事務等方面的發聲,而是將更多的冒犯性和吐槽方向集中在娛樂人物本身,“吐槽太狠”、“污的辣耳朵”等等成為了觀眾的集中關注點。忽略了節目本身應該具有的傳播職責。
?。ǘ├瞎P掠?、堅持創新原則
綜藝節目的最終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娛樂大眾,爭奪收視率。娛樂圈并沒有什么新鮮事兒,翻來翻去都是這些,假唱、抄襲、出軌、整容、分手、同行相爭、撞衫、戀愛、結婚、慈善、炒作。只要有梗,不分新舊,如何進行有深度的再創作才是成功的關鍵。比如曹云金去年的9月風波,就在今年1月份的第2期節目里得到了良好的發酵。在節目中曹云金發揮了他的相聲功底,吐槽了自己與郭德綱的師徒大戰,涉及六千字的長微博、短信、發票、德云社家譜摘“云”字,還有自己上春晚抄襲網絡段子、打人、演戲差、耍大牌這一堆陳年舊事。談到寬容和忍耐,他時不時來一段郭德綱的模仿秀,充分演繹了什么叫嘴硬而至賤無敵,大有為自己辯解和洗白的意思。這一期的《吐槽大會》,單期播放量超過了2億,是當時所有網綜節目里點擊率最高的一期。李湘與謝娜之間的一姐之爭一直被提及,在《吐槽大會》中,吐槽點被重新改寫,創新了一個新的亮點,即謝娜過節給李湘發短信,給Angela買禮物,但是她從來不回,這個段子讓一些八卦的人對他們之間的關系又開始了新的猜測。
五、總結
網絡綜藝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很多新的節目。但在眾多節目中如何脫穎而出,贏得大眾的關注也是眾多節目制作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吐槽大會》為例,作為2017年網絡綜藝節目的一匹黑馬?!锻虏鄞髸窇{借自身的風格贏得了關注。本文認為《吐槽大會》的成功,歸咎于網絡吐槽文化的興起,也是節目嬉笑怒罵的藝術、差異化的主題設置、網絡元素的融合等?!锻虏鄞髸返某晒ζ渌澞恳灿幸欢ǖ慕梃b,如堅持適度原則,把握節目的尺度,堅持節目的正能量傳播,其次要有創新原則,盡管明星的話題總圍繞常見的主題,如何進行創新,老梗新用就是節目的亮點。
參考文獻
[1]胡子豪.從修辭學角度淺析修辭在節目語言表達中的作用——以《吐槽大會》為例[J].中國報業,2017(24):41-43.
[2]王兵.從《吐槽大會》看網絡綜藝節目的廣告植入特色[J].新媒體研究,2017,3(21):48-50.
[3]劉文涵.明星隱私消費的合理形式探究——以《吐槽大會》為例[J].視聽,2017(07):14-15.
[4]李亞星.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吐槽大會》分析[J].今傳媒,2017,25(07):110-111.
[5]肖霄.新媒體視閾中網絡自制節目發展研究——以《吐槽大會》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7,3(10):98-100.
[6]梁軒.淺析《吐槽大會》熱播原因[J].西部廣播電視,2017(03):84-85.
[7]葉玉露.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綜藝節目的現狀及發展策略[J].河南社會科學,2016,24(11):85-89.
[8]宋文慧.微博“吐槽”現象的文化解讀[J].理論導刊,2016(07):40-42.
[9]原宙.青年網絡“吐槽”現象的亞文化透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6(06):79-83.
[10]劉昊,夏清泉.網絡綜藝節目的形態特征[J].東南傳播,2014(07):22-24.
致謝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老師,老師非常的認真負責,在論文寫作的每一步中,都細心督促、幫助著我,沒有您的細心的指導,我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這篇論文。
其次,感謝和我一起度過美好的大學四年的同學們,感謝大家四年中對我的幫助與支持,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和鼓勵,我是不可能順利完成這次論文寫作的。
最后感謝我的父母,如果沒有你們的關心與支持,我也很難在遭受一系列挫折后,有勇氣堅持走下去。
下載提示: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寫文章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jerryandcynthia.com/chachong/17176.html,
1.“吐槽”文化的興起
網絡世界的虛擬性,讓這種表演性質愈加濃烈,因為無法看見真實的個體,人與人之間隔著一張更大的面具,偽裝和表演更容易進行。同時豐富的媒介影像,仿佛林立在我們周圍的一面面碩大無比的鏡子,原始的自我展現欲望被毫無保留地激發出來。我們需要通過表演、展示自己,從他人凝視的目光中確認自我,網絡時代則將表演無限放大。
網絡“吐槽”本身是一場獨具“風格”的表演,網絡為我們搭建了容易攀登、面向世界的巨型舞臺,幽默、非正常的“吐槽”表達形成一種引人注目的“風格”。吐槽是網絡時代的一種新興話語表達方式。吐槽是通過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用反諷、戲謔的幽默表達方式挑毛病,“槽點”和幽默是必須的。為了贏得受眾,吐槽通常會選取受眾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吐槽,比如社會問題、公共事件、媒介事件和文化熱點等。同時幽默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屬于政治時代的莊嚴和肅穆已經下落,大眾娛樂消費占據生活領域,幽默搞笑上升為生活的格調: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生活無奈時,選擇苦中作樂的精神,幽默的話語讓我們的生活體驗相對美好。這種符合娛樂的、消費的精神,又帶有一定社會責任意識的表達在網上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
吐槽是一種個性張揚的形式、自我表演的方法。因為它獨具風格,網友非常佩服那種能夠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語句進行表達的人,顯得才華橫溢,又能心平氣和地表現諷刺意味,人稱“高級黑”,一等一的吐槽高手簡直就成了網絡社會人們心中的神。網絡時代提供了充分的表演平臺,媒介影像叢生也激發了人們的表演欲望,就看個體能夠如何把握機會展現自我,用風格化的表演征服觀眾。吐槽本身具備這種風格特質,它善于堆砌流行文化符號,還會翻新傳統文本,表達有針對的“槽點”,字字珠磯、針針見血。這就是春晚小品蔡明受歡迎的原因,同樣是娛樂和幽默,她用一陣見血的表達讓對方下不了臺、無話可說、俯首稱臣,這就是吐槽能征服人的魅力。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直面自己的過去,樂觀幽默是一種人生態度,有了這樣的人生態度,我們就能直面不完美的自己,開始我們的人生新選擇。”每當主持人張紹剛念出這樣的結束語,還沉浸在嗨點的觀眾總能生出一絲認同感來。但不管主持人怎樣推銷和輸出他的觀點,所謂三觀,對于這樣一檔網絡綜藝節目而言只是用來保守或突破的底線,而不是它的目的。在《吐槽大會》中,來的嘉賓均沒有逃脫“吐槽”,比如大家吐槽李湘家是女方強勢,她和謝娜不和,她的體重,她給女兒買奢侈品;吐槽陳漢典一直不紅;黃子佼靠前女友(小S和曾寶儀)出名;吐槽曹云金還保留多年前郭德綱的發票、抄襲網絡段子;吐槽王祖藍的身高等。
2.兼具表演性與真實性
藝人之間的小料讓吐槽更有真實性。明星們拼的是表演,玩游戲的感覺看誰吐槽得比較好,在《吐槽大會》的嘉賓中,老戲骨的表現非常好,王剛的表演不是一般人能達到,唐國強也很有與年輕人溝通的欲望,李小璐、劉蕓這樣的閨蜜比較知道彼此的底線在哪里。當李小璐天天被說越整越像網紅,演技每天都在倒退的時候。她本人把鞋一脫,如同坐在自家炕頭一般,聽著全場嘉賓的各種吐槽數落,面對這些吐槽,她表現的卻云淡風輕:“人人都想爭第一,那我當第二好了!”“每個女人都有愛美的權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親手毀掉自己的名氣”。曹云金的還擊,大張偉的自黑和李小璐的灑脫,讓社交媒體上彌漫著的流言蜚語,統統塵埃落地?!锻虏鄞髸凡皇撬麄兏鞣N緋聞謠言得以延續的下半場,而是變成了回應質疑,吹響反攻號角的“九局下半”。著名的鬼畜視頻界的天皇巨星,B站老藝術家——唐國強,更是在《吐槽大會》上回應了網友對他的惡搞:“都信息時代了,能不能換個不卡的電腦啊”。
三、《吐槽大會》的節目特色
?。ㄒ唬╂倚εR的藝術性
笑果很好、一炮而紅的《吐槽大會》,點擊率如此之高,卻不是哪個明星都敢上的。畢竟要在觀眾面前調侃自己和別人,揭短拉黑,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中國人的中庸和委婉可是出了名的。在日常生態中對緋聞八卦避之不及的各路明星,要站上這個平臺必然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魄力。拿自己開涮,只要把握好了分寸,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也是自我的一種釋放,是解壓的良方。相比較而言,對別人的吐槽又狠又準,接近于人身攻擊,比如吐槽李湘的幾個點,就說她太胖、王岳倫吃軟飯、靠王詩齡養家、與謝娜爭一姐等,又比如大張偉的假唱、創作抄襲、無厘頭曲風,沈凌、劉維的娘氣,李小璐整容、沒演技,王祖藍太矮、沒錢,唐國強那些年拍過的奇葩廣告,蔡國慶靠一首《365個祝?!纺昴晟洗和淼鹊?,幾乎是火力全開太勁爆。節目的巧妙之處是,讓明星面對面交流,事先洗腦并對臺本,在場上才能打開局面,避免尷尬,營造一種真正吐槽的氛圍,讓有技巧的嬉笑怒罵具備觀賞性、藝術性。
?。ǘ┎町惢闹黝}設置
《吐槽大會》每期邀請一位主嘉賓和多位吐槽嘉賓,主持人和吐槽嘉賓輪番上陣將主嘉賓的“黑歷史”一一拿來調侃,最后由主嘉賓進行反擊。例如,第一期的主嘉賓周杰被吐槽的話題包括“打人”“耍大牌”“表情包天王”“演技浮夸”“鼻孔大”等;第七期的主嘉賓大張偉被吐槽的話題包括“抄襲”“假唱”“創作低俗”等,一般的綜藝節目以展現藝人正面形象為主,這些負面話題也多出現在網民的八卦中,而《吐槽大會》當面揭短的形式獨樹一幟,迎合了青年人的心理需求,無形中宣泄了他們所面對的社會壓力。同時,這樣的方式也暗合了“青年亞文化”的抵抗性特點,即通過針對性極強的具象化吐槽對抗主流文化中對藝人完美形象的包裝與塑造。
?。ㄈ┚W絡用語、網絡元素的融合
所謂ACG,是動問、漫問、游戲三大產業的總稱,包括傳統動畫、手機游戲、網絡游戲等諸多動漫形式。作為娛樂經濟時代的新生力量,ACC被譽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網絡上的很多流行用語都發源其中,如“蘿莉”“萌”“御姐”“鬼畜”等,這些元素都是國內青年亞文化的風格化表現,只有屬于這個群體的成員才能夠迅速理解這些詞匯或圖像的所指。而《吐槽大會》非常自然地吸收、融入了這些元素,使青年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節目第五期的嘉賓是演員唐國強,乍一看似乎這位老藝術家不能吸引年輕觀眾的目光,但實際上節目組考慮到的是唐國強在“鬼畜界”的號召力,喜歡鬼畜視頻、彈幕網站的年輕人會對這一期節目充滿期待,再加上唐國強、王剛等過硬的表演功力與十足的話題性,節目播出后反應良好?!锻虏鄞髸烦嗽诩钨e選擇和話題設置上煞費苦心,節目的后期制作也融入了大量的青年亞文化元素。比如后期字幕對于嘉賓的冠名都充滿了“惡搞”的色彩,稱沙寶亮為“雜耍歌神”,稱池子為“暴躁95后”等。主持人和嘉賓在節目中也大量運用了網絡?;騽勇?,節目及其贊助商的官博還發布了一系列的嘉賓表情包,配上文字進行傳播,在微信等社交平臺上時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ㄋ模椖换拥纳钊?/h4>
雖然“彈幕”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但它的使用者還局限在小眾范圍內,彈幕木身也帶有極強的青年亞文化屬性。大部分能在網絡平臺收看的節目都可以使用彈幕功能。但《吐槽大會》創新了彈幕互動的方式,如果說其他節目的彈幕是彈幕使用者間的互動,互動內容以節目內容為素材,那么《吐槽大會》中的彈幕則是彈幕使用者和節目間的互動,節目直接參與其中。首先,節目組設置了官方彈幕發布者“彈主播”與觀眾進行直接互動;其次,節目嘉賓也會通過語言和動作對彈幕現象進行調侃或引導。例如,嘉賓李誕在吐槽王自健時說:“看視頻的朋友看到這里,肯定又有彈幕飄過去了,說‘李誕你胡說,我們就是喜歡看王自健!”’話音剛落,屏幕上立刻出現了數條“李誕你胡說,我們就是喜歡看王自健!”的彈幕。另一期嘉賓池子吐槽曹云金:“我看我們節目的彈幕,有網友發愁該罵誰,這不好了嗎,金子(曹云金)來了,你們就罵他,準沒錯!來,彈幕走起來一一金子不要臉!”彈幕迅速出現了對池子的熱烈回應。這樣節目既達到了喜劇效果,也完成了和彈幕使用群體的互動。
正是由于節目組對年輕觀眾心理需求和行為特點的細致把握,形成了風格化明顯、區別于主流文化的內容,節目融合了國內青年亞文化的諸多元素,使年輕人能夠很快被吸引并產生某種共鳴,逐漸生成用戶私性,最終推進節目傳播的廣度與深度。雖然《吐槽大會》的部分價值導向還有待商榷,但是節目緊貼青年亞文化的傳播策略還是值得其他節目借鑒的,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四、《吐槽大會》對脫口秀節目的借鑒
?。ㄒ唬┻m“度”原則
脫口秀也成為了一種記錄文化與社會巨大變化的載體,節目內容與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由于互聯網用戶急速增長,吐槽文化盛行,以及在海外脫口秀等綜藝在年輕人中的廣泛傳播的大環境之下,更多的人越來越喜歡這種鮮明主張和立場的幽默,以及將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喜劇化沖突節目。脫口秀節目固然是一個趨勢,但是做一個好的脫口秀了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吐字歸音、語氣節奏等起碼的主持基本功外,還需要有特別的知識貯備,譬如相聲中“包袱”的積累和運用。不然就會出現《吐槽大會》這種脫口秀,讓人懷疑是否僅僅只能停留在念稿抖機靈和人生攻擊上?!锻虏鄞髸返谝患局?,語言尺度底線太低,《吐槽大會》幾乎完全回避了在公共事務等方面的發聲,而是將更多的冒犯性和吐槽方向集中在娛樂人物本身,“吐槽太狠”、“污的辣耳朵”等等成為了觀眾的集中關注點。忽略了節目本身應該具有的傳播職責。
?。ǘ├瞎P掠?、堅持創新原則
綜藝節目的最終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娛樂大眾,爭奪收視率。娛樂圈并沒有什么新鮮事兒,翻來翻去都是這些,假唱、抄襲、出軌、整容、分手、同行相爭、撞衫、戀愛、結婚、慈善、炒作。只要有梗,不分新舊,如何進行有深度的再創作才是成功的關鍵。比如曹云金去年的9月風波,就在今年1月份的第2期節目里得到了良好的發酵。在節目中曹云金發揮了他的相聲功底,吐槽了自己與郭德綱的師徒大戰,涉及六千字的長微博、短信、發票、德云社家譜摘“云”字,還有自己上春晚抄襲網絡段子、打人、演戲差、耍大牌這一堆陳年舊事。談到寬容和忍耐,他時不時來一段郭德綱的模仿秀,充分演繹了什么叫嘴硬而至賤無敵,大有為自己辯解和洗白的意思。這一期的《吐槽大會》,單期播放量超過了2億,是當時所有網綜節目里點擊率最高的一期。李湘與謝娜之間的一姐之爭一直被提及,在《吐槽大會》中,吐槽點被重新改寫,創新了一個新的亮點,即謝娜過節給李湘發短信,給Angela買禮物,但是她從來不回,這個段子讓一些八卦的人對他們之間的關系又開始了新的猜測。
五、總結
網絡綜藝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很多新的節目。但在眾多節目中如何脫穎而出,贏得大眾的關注也是眾多節目制作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吐槽大會》為例,作為2017年網絡綜藝節目的一匹黑馬?!锻虏鄞髸窇{借自身的風格贏得了關注。本文認為《吐槽大會》的成功,歸咎于網絡吐槽文化的興起,也是節目嬉笑怒罵的藝術、差異化的主題設置、網絡元素的融合等?!锻虏鄞髸返某晒ζ渌澞恳灿幸欢ǖ慕梃b,如堅持適度原則,把握節目的尺度,堅持節目的正能量傳播,其次要有創新原則,盡管明星的話題總圍繞常見的主題,如何進行創新,老梗新用就是節目的亮點。
參考文獻
[1]胡子豪.從修辭學角度淺析修辭在節目語言表達中的作用——以《吐槽大會》為例[J].中國報業,2017(24):41-43.
[2]王兵.從《吐槽大會》看網絡綜藝節目的廣告植入特色[J].新媒體研究,2017,3(21):48-50.
[3]劉文涵.明星隱私消費的合理形式探究——以《吐槽大會》為例[J].視聽,2017(07):14-15.
[4]李亞星.網絡脫口秀綜藝節目《吐槽大會》分析[J].今傳媒,2017,25(07):110-111.
[5]肖霄.新媒體視閾中網絡自制節目發展研究——以《吐槽大會》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7,3(10):98-100.
[6]梁軒.淺析《吐槽大會》熱播原因[J].西部廣播電視,2017(03):84-85.
[7]葉玉露.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綜藝節目的現狀及發展策略[J].河南社會科學,2016,24(11):85-89.
[8]宋文慧.微博“吐槽”現象的文化解讀[J].理論導刊,2016(07):40-42.
[9]原宙.青年網絡“吐槽”現象的亞文化透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6(06):79-83.
[10]劉昊,夏清泉.網絡綜藝節目的形態特征[J].東南傳播,2014(07):22-24.
致謝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老師,老師非常的認真負責,在論文寫作的每一步中,都細心督促、幫助著我,沒有您的細心的指導,我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這篇論文。
其次,感謝和我一起度過美好的大學四年的同學們,感謝大家四年中對我的幫助與支持,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和鼓勵,我是不可能順利完成這次論文寫作的。
最后感謝我的父母,如果沒有你們的關心與支持,我也很難在遭受一系列挫折后,有勇氣堅持走下去。
下載提示: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寫文章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jerryandcynthia.com/chachong/17176.html,
1、如文檔侵犯商業秘密、侵犯著作權、侵犯人身權等,請點擊“文章版權申述”(推薦),也可以打舉報電話:18735597641(電話支持時間:9:00-18:30)。
2、網站文檔一經付費(服務費),不意味著購買了該文檔的版權,僅供個人/單位學習、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業用途,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者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3、本站所有內容均由合作方或網友投稿,本站不對文檔的完整性、權威性及其觀點立場正確性做任何保證或承諾!文檔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付費前請自行鑒別。如您付費,意味著您自己接受本站規則且自行承擔風險,本站不退款、不進行額外附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寫文章小能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jerryandcynthia.com/chachong/17176.html,